最近我发了两篇文章,一篇是讲储殷教授说已婚人士该如何孝顺父母信通配资,一篇是讲一个上海男子把自己亲妈拉黑的事。
我突然发现,把这两篇文章合在一起,就可以解决现代家庭重要的两大矛盾,一是婆媳关系,二是孝顺问题。
储殷教授的观点是:
自己的父母自己孝顺,配偶只要对你父母保持起码的尊重、不干涉你去孝顺、能把孩子照顾好,就已经很好了。
我把这种观念,称为“新型孝顺”,以此来区别传统的孝顺理念。
传统的孝顺理念是,一男一女结婚了,组成夫妻,他们俩就是一个整体,要全方位的孝顺男方的父母。至于女方的父母,只当亲戚走动就行,无须负责。
需要说明的是,“新型孝顺”跟传统孝顺相比,没有孰好孰坏,只是适应不同的时代而已。
传统的社会,女孩子不用给她自己爸妈养老,却要给公婆养老,看起来不公平,其实是公平的。
因为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财富是土地,女孩嫁人,带不走土地,所以相当于她没有从父母那儿得到什么好处,自然也无需尽什么义务;而婆家的土地养活了她,所以需要孝顺公婆。
权利跟义务对等信通配资,所以是公平的。
而现代社会则不同,很多女孩都是独生子女,她可以继承父母的一切财产,当然也得尽到给自己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。
在传统社会,一对夫妻,只需要照顾两个老人,现在却需要照顾四个老人,矛盾就因此产生了——女婿照顾丈人丈母,心不甘情不愿;儿媳照顾公公婆婆,也根本做不到尽心尽力。
那怎么办?
办法就是储殷教授提倡的新型孝顺——自己父母自己照顾,伴侣不干涉、保持尊重就好。
而上海男子拉黑自己的亲妈又是怎么回事呢?
一个叫“上海小陆子简单生活”的博主,说他老婆跟他妈妈,原本10年来不打电话、不发信息、不接触,所以10年来婆媳没啥矛盾。
但前段时间他爸摔伤住院,他老婆跟他妈妈就加了联系方式,这一加,问题就来了。
他老婆要带孩子去云南旅游,结果被他那个勤俭节约的妈妈一通教育,每天发几十条语音去教育,每条语音都是接近60秒的那种。
他觉得他妈妈在干涉他老婆信通配资,于是就直接把他老婆的手机抢过来,把他自己亲妈给拉黑了。
他的理由是,他妈妈无权对他老婆进行批评教育,因为他老婆,是他老丈人、丈母娘养长大的,要批评,也得是老丈人和丈母娘去批评。
如果他妈妈非要批评,那就直接批评他就好了,因为他是她儿子,想怎么说都可以。
你看,这两件事,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四个字:
划清界限。
现在很多婆媳矛盾、丈母娘跟女婿的矛盾,归根到底,就是界限不清楚。儿媳管婆婆叫妈,但又不是亲妈,女婿管丈母娘叫妈,也勉强得很。
人们都说,两个人结婚,不是一个人嫁另一个人,而是一家人嫁另一家人。
但事实上,这些年逐渐演变下来,“一家人嫁另一家人”的说法,逐渐脱离现实,但好像又不是完全的“一个人嫁另一个人”,夹在中间,很模糊,弹性很大,导致矛盾很多。
所以,为了能让现代家庭减少矛盾,我觉得现代婚姻,可以分三步走。
第一步,采用储殷教授的说法,自己父母自己管,伴侣别干涉就行;
第二步,婆媳划清界限,避免接触,当个逢年过节走动一下的亲戚就行;
第三步,改变称呼,岳父岳母、公公婆婆,都可以用叔叔阿姨来称呼——不要觉得我极端、破坏传统,叫叔叔阿姨,也还是长辈,只是让大家从那种“名不副实”的关系中解脱出来,总比老外直接叫名字要亲近一点吧。
这个第三点,还是很重要的,毕竟名字、称呼,会影响人的潜意识、甚至是行为,名不正,则言不顺嘛,名字变了,人的想法和态度也会跟着变。
既然现在把岳父岳母/公公婆婆叫爸妈,但又不把他们当真的爸妈对待,搞得大家都很累,何必呢?
不如直接叫叔叔阿姨,从称呼上就把距离拉开,免得大家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,然后产生那么多矛盾。
如果不这么弄,那该怎么解决婆媳矛盾以及给双方父母养老的问题,甚至,如果不这么弄,过年到底回谁家这么小的问题,怎么解决呢?
作者|李弯湾
搜集、记录、分析当下最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